界面新聞記者 | 周姝祺
長城與比亞迪的爭論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混動車型是否采用高壓油箱也成為爭議焦點。
5月25日,長城汽車發布聲明稱,比亞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不達標。但界面新聞獲悉,比亞迪擁有專利證明,常壓油箱同樣可以降低油箱壓力,從而滿足排放標準。
一名在發動機領域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車輛行駛過程中會產熱,包括外路面也會加熱油箱,導致油箱油溫升高,汽油容易揮發,從而使油箱的壓力增加。當燃油蒸氣壓力達到4至7kPa的時候,油箱上的燃油蒸氣閥會被打開,燃油蒸氣將被釋放至炭罐的內部。
【資料圖】
傳統燃油車因為發動機一直在工作,炭罐保持運行,可以將多余的燃油蒸汽吸附,再導入發動機內燃燒,避免向大氣揮發。但是插電混動車型由于發動機運行時間段短,炭罐吸附飽和,多余的無法吸附的燃油蒸汽從而泄漏到大氣中。
界面新聞了解到,傳統汽車的常壓油箱內部壓力一般為6至10kPa,而高壓油箱內部壓力可以高達35至40kPa,是常壓油箱的4到6倍, 能夠讓燃油蒸汽在高壓環境下一直保留在油箱內。
“要么使用高壓油箱,讓油箱允許一定的溫度升高,扛得住壓力,不讓燃油蒸汽往炭罐跑,要么通過其他方法讓油箱內部溫度降低?!鄙鲜鰳I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還可以設計更大的炭罐來吸附,但這一點不容易實現。
有16年從業經驗的汽車人士在社交平臺稱,如果要達標必須使用高壓,甚至部分合資企業還上了電控電動主動吸附系統,確保不能超標。據悉,高壓油箱要比常壓油箱要貴1000元左右。
不過,根據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比亞迪公開專利申請報告,2021年比亞迪發明了一套油氣管理系統,能夠對油箱內的燃油蒸汽進行及時有效處理,避免由于燃油蒸汽的增加而導致的油箱壓力升高,從而不使用混動車型必須采用的高壓油箱,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專利摘要顯示,比亞迪在油箱外設置了供液裝置來提供冷卻介質。當燃油箱內產生燃油蒸汽時,冷卻介質能夠及時地冷卻燃油蒸汽,使其液化后掉落回燃油箱內,降低油箱壓力。
有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有專利但不代表一定會采用?!耙驗閷@唧w到實施上也會帶來成本。比亞迪是否采用了這一專利需要拆車才能清楚?!?/p>
目前相關法規并沒有明確規定整車廠具體采用何種技術路徑達到排放標準,高壓油箱并不是解決混動車型排放達標的唯一技術手段,而比亞迪是否在相應車型中使用該技術則需要等待權威檢測機構的披露。
截至發稿,比亞迪和長城港股雙雙跳水,分別下跌5.4%和6.98%。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