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協同是針,創新是線,一個更加緊密協同的京津冀創新共同體10年間加速成型。作為北京科技創新金名片的中關村,在協同創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天津寶坻、天津濱海、河北保定、河北雄安……走出北京的中關村,帶團隊、帶項目、帶服務、帶理念,讓“類中關村”創新生態在津冀大地上多點開花,數年間崛起一個個協同創新高地。
2016年11月22日,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科技園注冊企業已突破4000家,累計注冊資本金1806億元,為850家北京科技企業提供應用場景、技術轉化支持。
協同創新是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重要使命。目前,科技園注冊企業中,70%以上都是科技型企業,主要涉及生命大健康、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據統計,近4年,園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年復合增長率為126%,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復合增長率達121%。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辦公室主任陳強表示,將充分發揮科技園創新鏈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勢,促進創新要素加速流通,把長板做長、增量做大。
2015年4月,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正式揭牌。目前,中心已基本形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新能源及智能電網三大產業微集群,吸引入駐企業336家、雙創人才4000余名,入駐企業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有力推動了京津冀科技成果北京研發、保定轉化的進程。
2017年年底,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與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共建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協議。協議簽署同期,中關村管委會結合雄安新區建設需求,組織碧水源、東方園林、東方雨虹、廣聯達、雪迪龍等12家中關村節能環保及智慧城市服務企業與雄安新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入駐雄安中關村科技產業基地,支持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的未來之城。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