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布伙伴計劃與四省五市打造文化“百花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城將建會館文化消費體驗街區
韶州會館展現粵北采茶戲等多元文化
北京市東城區近日發布《東城區煥發會館文化活力伙伴計劃》,并與廣東省韶關市、湖北省黃岡市、廣東省梅州市、安徽省池州市、福建省龍巖市簽訂煥發會館文化活力的合作意向書,打造會館文化體驗群落,共建中華文化“百花園”,為會館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會館承載多樣地域文化,是歷史留給北京獨特的文化遺產。東城區大力傳承會館文脈,37處南北交匯、規模各異的會館建筑里,商賈文化、飲食文化、梨園文化等多元薈萃的會館文化交織,形成了傳統與現代激情碰撞、京味兒文化與地域文化交融并蓄的文化氣象。
近日,東城區與相關會館原發地市代表齊聚顏料會館,發布了《東城區煥發會館文化活力伙伴計劃》,涵蓋了六大伙伴計劃。其中,“會館文化空間共建伙伴計劃”中,將打造歷史文化精華展示地,構建統一的會館群落視覺體系,設立會館文化群落共享空間;“會館文化傳承伙伴計劃”中,將打造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地,計劃推動各地優秀劇目在京展演,落地沉浸式駐場演出劇目,挖掘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建設新時代會館文化交流中心;“會館文化服務伙伴計劃”中,計劃打造新型文化消費體驗地,包括合作打造會館煥發文化活力運營平臺,推出當地老字號聯名系列,引導實施多業態復合經營,建設會館文化消費體驗街區;在“會館文化創新伙伴計劃”中,將打造創意文化聚集示范地,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支持會館歷史文化素材再造和衍生創新,吸引“文化+數字”“文化+商業”“文化+旅游”等文化業態集聚,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符號和商業品牌。伴隨著20項具體舉措的全面實施,多地將攜手推動會館文化在新的時代獲得更廣泛的傳承和發展,展示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伙伴計劃的發布,將多元聯動各方資源,文化軟實力嵌入會館空間布局中,推動會館有形建筑與無形文化相結合,展現會館文化魅力與人文底蘊。
亮點
韶州會館展現粵北多元文化
煥發會館文化活力伙伴計劃是以會館空間為載體,東城區與韶關市合作的韶州會館便成為了樣板工程。5月22日,位于東城區前門草廠二條2號的廣東韶州會館正式“開張”。480平方米的空間古色古香,這個活態博物館展現了粵北采茶戲等多元文化,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發展注入了地方文化靈韻。其中設有接待室,以及蘭花展示區、茶文化展示區、瑤繡展示區,以及韶關地方志展覽區等。
韶關市副市長蔣文泓表示,接下來將遵循“加強保護、合理利用,綜合化利用、市場化運營”的原則,推動新興文化業態聚集發展。
如今漫步在前門三里河,可看青枝幼綠、錦鯉戲水;可品咖啡醇濃、香茗氤氳;可賞絲竹歌舞、共情古人。東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在東城區和各會館合作伙伴的共同推動下,會館將以更多元的文化業態和豐富的內容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文化服務,吸引全國各地群眾游覽和打卡,引領他們擁抱這里的詩意生活。前門東區也將在會館集群建設發展中,打造集萃中華優秀文化的“百花園”、彰顯文化自信自強的“文博園”。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