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不同凡響的意義。日前,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公布2022年新增和調整的12處省級重要濕地名錄,其中,寧波余姚四明湖上榜。值得欣喜的是,截至目前,寧波已經有11處濕地被列入省級重要濕地名錄。一起來看看你去過哪些↓
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寧波這些省級重要濕地的風光吧~
余姚市四明湖省級重要濕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余姚市四明湖省級濕地范圍面積1004公頃,位于余姚市“母親河”姚江上游。濕地類型為內陸灘涂,以余姚市飲用水源地(四明湖水庫)為主體,是余姚市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飲用水源地,在保持和調節流域徑流和水源涵養能力,提供優質飲用水資源,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位于國際候鳥遷徙通道,是重要的停歇地。
浙東運河江北段
浙東運河江北段濕地,范圍面積97公頃,濕地范圍內的慈江是河姆渡文化的發源地,也曾是浙東運河的輔助河道。作為浙東大運河的組成部分,于2014年成功申遺。該河段歷史地位和價值突出,在保障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杭州灣河口海岸鎮海段濕地
杭州灣河口海岸鎮海段濕地分布于鎮海區東南部的海岸,范圍面積9407公頃。這里具有豐富的動物資源,是多種降海性洄游魚類產卵生活的場所,河口性魚類豐富,盛產鰻魚苗。其主要保護對象為河口、海灣濕地生態系統、涌潮景觀。
浙東運河鎮海段濕地
浙東運河鎮海段濕地范圍面積328公頃,水系為甬江,起自寧波市三江口,向東北延流至招寶山入海,鎮海境內河流長16公里,江體寬度270-404米,水深3.3米以上。杭甬運河不僅孕育了歷史悠久的運河文化,而且促進了沿河城鎮和產業帶的發展,在創造了發達的運河經濟的同時,兼有防洪、灌溉、調水等綜合利用功能。
鎮海九龍湖省級濕地公園
鎮海九龍湖省級濕地公園位于鎮海區西北部九龍湖旅游度假區內,總面積約566公頃,是典型的庫塘濕地生態系統,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造就豐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景區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高,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有著豐富的生物景觀資源、地貌景觀資源、天象景觀資源及水文景觀資源,湖光山色明秀多姿,水鄉田園如詩如畫,地域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自然古樸、野趣濃郁的特色。
奉化區缸爿山島海岸濕地
奉化區缸爿山島海岸濕地面積26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浙江省重點保護植物海濱木槿野生種群,禁止大規模建設開發,重點加強珍稀植物保護,致力推進保護植物種群復壯擴繁。岸線向陸一側,加強自然岸線、森林資源保護,防止生態退化,維持生物多樣性及棲息環境的連貫性。
杭州灣河口海岸余姚段濕地
杭州灣河口海岸余姚段濕地位于余姚市域內錢塘江河口海岸,含淺海水域、潮間淤泥海灘、河口水域等,范圍面積12630公頃,保護重點為河口灣濕地生態系統、河口魚類(其中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珍稀瀕危水鳥棲息、越冬與繁殖的重要場所以及國際候鳥遷徙停歇的重要驛站。是魚類、水鳥等物種的重要繁殖地或遷徙越冬地。
浙東運河余姚段濕地
浙東運河余姚段濕地包含湖塘江、馬渚中河、姚江及慈江余姚段,包括余姚市河麂自然保護小區、河姆渡鳥類自然保護小區、河姆渡遺址公園等,范圍面積824公頃,是白鷺為主的鳥類和河麂的棲息地。
余姚牟山湖濕地
余姚牟山湖濕地是寧波市第二大海岸性淡水湖,范圍面積263公頃,屬于省內稀有的濕地類型——海岸型淡水湖。該濕地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海岸型淡水湖生態系統,包括水生生物及白鷺為主的鳥類棲息地。
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面積46340公頃,這里以曼氏無針烏賊、大黃魚、以中華鳳頭燕鷗為主的繁殖鳥類和江豚的繁衍過程以及與之相關的海洋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屬于海洋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
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包括建立海堤后形成的圍墾濕地以及位于海堤北面的杭州灣自然近海與海岸濕地,屬于典型的近海與海岸濕地生態系統,范圍面積3071公頃。由于地處河流和海洋的交匯區,濕地公園所屬的庵東沼澤區是我國東部大陸海岸冬季水鳥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是遷徙雁鴨類和鸻鷸的重要驛站和越冬地,2000年被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關鍵詞:
推薦閱讀